血液性疾病有哪些

方法(1)

血液科常见的八大疾病包括:

1. 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人体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引发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2. 白血病:骨髓中白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可出现发热、出血、贫血、骨痛等症状。

3. 淋巴瘤: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可累及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导致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消瘦等症状。

4.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等症状。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6.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导致皮肤紫癜、黏膜出血等症状。

7. 过敏性紫癜: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出现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血尿等症状。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上述八大疾病仅供参考,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地区给出的疾病可能不同。

方法(2)

血液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1.乙型肝炎:在输血、血液透析、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时可通过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另外还可母婴传播、经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传播。

2.丙型肝炎:血液传播是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母婴传播、性接触等方式也会传播丙肝病毒。

3.艾滋病:性传播是主要方式,也可因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不洁的纹身、共用牙刷及剃须刀等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也是传播方式之一。

4.梅毒:梅毒螺旋体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乳汁等内,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可母婴传播和经血液传播。

需规范医疗用品消毒,避免共用注射器,一旦疑患血液疾病者都应及时就诊正规医院,接受专科检查和治疗。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angsheng/2024-03-15/65248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