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丸与杞菊地黄丸的主要区别是药物成分不同、功效和应用也有差异。
1.药物成分不同: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酒萸肉、牡丹皮、菊花、熟地黄、泽泻、山药、茯苓共8种中药组成。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四种中药,即白芍、蒺藜、当归、煅石决明。
2.药物功效和应用有差异:
杞菊地黄丸主要功效是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眩晕耳鸣,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羞明畏光等病症。该药物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目前尚不明确。服药期间注意忌不易消化食物,且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明目地黄丸除了滋肾养肝,还有明目的功效,侧重于治疗肝肾阴虚(肝脏和肾脏的阴液不足)所引起的迎风流泪,目涩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本品改善眼部症状的效果优于杞菊地黄丸。该药物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目前尚不明确,服药期间注意忌烟、酒、辛辣的食物。
明目地黄丸与杞菊地黄丸要在中医师的辨证下使用,患者切不可自行用药。
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除肝火来促进视力恢复),平抑肝阳,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的药用功效。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肺经。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的功效
本品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或者温病初期导致的发热、头昏、头痛等症,常与桑叶、薄荷等药物配伍使用。如果发热比较严重,可以配伍黄芩、栀子之类药物使用。
本品也可用于肝热或者风热导致的目赤肿痛、多泪等症状,风热者可以配伍白蒺藜、蝉蜕等药物,肝热导致的可以配伍夏枯草、栀子等。对于肝阳上亢(肝阳偏旺,引起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导致的头晕目眩,头痛等症,可以配伍石决明、白芍之类药物治疗。
另外,对于热毒疮肿,可以配伍紫花地丁,蒲公英类药物治疗。
菊花的不良反应暂不明确,凡阳虚或头痛而怕冷者,均忌用。如需用药,需要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下对症用药治疗,切勿擅自用药。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angsheng/2024-02-26/64989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