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归经】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要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
(1)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2)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3)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保健方法】
(1)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达3.5-4.5寸,透阴陵泉(注意从胫骨后方刺,避免骨折),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2)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阳陵泉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
【适用人群】
(1)瘀血胁痛
瘀血胁痛者取泻阳陵泉外,可辅以血会膈俞,配三阴交以活血。跌仆损伤者,尚可取阿是穴。诸穴相伍有通经活络,行血祛瘀之功。
(2)肝郁胁痛
肝郁胁痛者取泻阳陵泉通调气机外,尚辅肝之原穴太冲感肝之募穴期门,以疏肝理气。诸穴相任共奏疏肝解郁、通络止痛之功。
【注意事项】
在按摩或针灸时要注意手法,不可以盲目的进行按摩或针灸,并且也不能完全依靠按摩阳陵泉穴来治疗疾病,还是要在发现疾病的时候,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阴陵泉穴具体位于膝关节下的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
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其准确位置在膝关节下的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患者正坐于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
取穴时候可以采用拇指沿患者小腿内侧骨也就是胫骨的内缘自下而上滑动,至膝关节下部时稍向内侧课可触及一平面,稍有凹陷,就是阴陵泉穴的位置。
阴陵泉穴有轻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治疗腹胀、腹泻、水肿、下肢疼痛等。
穴位的操作建议由专业医生进行。
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髁的下缘凹陷处。可用于治疗腹胀、痛经、遗精、小便不利等疾病,善于清利湿热(改善上火的情况,清除体内的湿气)。
阴陵泉出自于《灵枢·经脉》,在《针灸大成》中有详细内容的记载与归纳。准确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的后际,此处有一个凹陷,在此处进行取穴。
还可以在坐位屈膝时,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上推,当拇指抵达膝关节时,此处在胫骨弯曲会有一个凹陷,也就是阴陵泉,此方法属于简便取穴。
阴陵泉是中医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且属于合穴。该穴可治疗腹胀、腹泻等脾胃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遗精、小便不利等疾病。
针灸方法为直刺1至2寸。也可进行艾灸,化湿的效果尤为明显,针刺操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angsheng/2024-02-27/65016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