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成药治疗虚劳,需要根据辨证分型选择,目前主要分为气虚型、血虚型、阴虚型、阳虚型等,分别使用玉屏风颗粒、四物颗粒、六味地黄丸以及附子理中丸等。
气虚型: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缺少力气,不想说话)、声音低微、头晕、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不思饮食以及活动后诸症加重。治宜益气补虚,方用玉屏风颗粒以及补中益气(通过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丸等。
血虚型: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面色萎黄、爪甲色淡、妇女月经量少等。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四物颗粒等。
阴虚型: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颚红、无心烦热(烦躁闷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小便短黄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治宜养阴生津,方用六味地黄丸以及大补阴丸等。
脾虚食少以及便溏(粪便稀不成形)者慎用六味地黄丸及大补阴丸。火热属于实证者禁用大补阴丸。
阳虚型:可见怕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长或者尿少浮肿以及大便溏薄等症状。治宜补阳温中,方用附子理中丸等。月经过多者、孕妇禁用附子理中丸。
服用上述药物之前,应由中医生辨证指导使用,切忌自行购买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虚劳病没有“最佳”药的说法,要在医生辨证施治的原则下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可使用薯蓣丸、四君子丸、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
1.薯蓣丸:有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脾肺不足导致的虚劳,胃脘痛,痹症导致的肌肉酸痛、麻木,闭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2.四君子丸: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健脾(补益体内中气,强健脾胃)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3.参苓白术丸: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可缓解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气短乏力、咳嗽、肢体倦怠等症状。
4.补中益气丸: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脾胃的气机下陷)导致的食少腹胀、体倦乏力等症状。
虚劳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盲目根据症状加减药物。除药物外,还可采用针灸、推拿、食疗等配合治疗。日常注意冷暖,避风寒,尽量减少伤风感冒。饮食以营养,易消化,不伤脾胃为主。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iyaozixun/2024-03-20/65322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