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脑膜炎是怎么回事?

儿童急性脑膜炎是怎么回事?

大家对脑膜炎的了解知道多少呢?急性脑膜炎分为好几种类型,但每种病情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治疗的时候需要了解每种脑膜炎的病状以及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有效的治疗急性脑膜炎。儿童急性脑膜炎是怎么回事?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急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1、对症及支持疗法:有高热者可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剧烈头痛可用镇痛药;颅压高者可用脱水剂;有剧烈呕吐者应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有癫痫发作者及时用抗癫痫药物。

  2、病因治疗:根据引起的病菌,选择抗生素或是抗病毒治疗。

  3、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1)限制水入量:水入量过大可加重脑水肿,故在最初几日,应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使水出量略多于水入量。一般情况下水入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计算。

  (2)控制血压:脑水肿时,血压高会加重脑水肿,血压低会加重脑血液灌注不良。因此,对高血压及低血压均应纠止。

  (3)控制体温:体温控制在32—37℃。动物实验证明40℃连续2小时可使冷冻性脑水肿动物脑水肿增加40%。所以利用冬眠合剂配合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2~37℃之间,对脑水肿治疗是有益的。

  (4)保持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紊乱。

  (5)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0—30分钟滴完。降压作用可推持4—6小时,每8 g甘露醇可携出水分100 ml。甘露醇每6~8小时1次。

  二、急性病毒性脑炎治疗

  病毒性脑炎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如控制颅内高压、高热和抽搐发作尤为重要。昏迷病人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精心护理可防止继发感染。高热、抽搐可用中药白虎汤或安宫牛黄丸。化学药物用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可防止病毒吸附。用金刚烷胺、环辛胺可防止病毒穿人细胞。用碘苷、阿糖胞苷、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可抑制病毒在机体内复制。干扰素可使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用地塞米松或氢可的松静脉滴注。由较大剂量开始,逐步递减,疗程不超过1个月。

  三、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

  初期治疗 如果病情紧急,在开通静脉输液线路并抽血送血培养检查以后,应立即凭经验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腰穿可以等到以后再进行。治疗应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三嗪或头孢氨噻肟),因为对所有年龄组病例中常见的脑膜炎致病菌都有高度疗效。不过,由于对头孢三嗪与头孢氨噻肟出现抗药性的肺炎双球菌菌株愈来愈多见,通常加用万古霉素,与利福平合用或不合用都可。如欲覆盖利斯特菌属可加用氨苄青霉素。随着新的抗药性型式的出现,以及新的抗生素的发展,以上的用药方案很可能也会起相应的变化。当腰穿脑脊液的报告来到后,抗生素治疗应作针对性的调整。

  如果病情不紧急,则在治疗开始前先应立即作腰穿,但只有在CT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后才能进行。对脑脊液沉淀作革兰氏染色通常能鉴别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在脑脊液,血液,鼻咽部分泌物以及其他有关的体液标本已经送检培养之后,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如果脑脊液涂片检查不能明确判定菌属,则应根据表176-1中所列的方案凭经验先开始治疗,一面等待脑脊液的血清学反应与培养的结果。

2儿童急性脑膜炎是怎么回事

  1、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

  2、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

  3、病毒性脑膜炎可由几种病毒引起,包括几种与腹泻有关的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被大田鼠等咬后感染。

  4、隐球菌性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

  5、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类型随患者之年龄而异。在青少年患者中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为主。

  6、新生儿脑膜炎

  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肠杆菌,感染多来自产道。由于体内缺乏能中和病菌,入侵的大肠杆菌得以繁殖而致病。

  7、流感杆菌脑膜炎

  多见于3岁以下之婴幼儿。肺炎球菌脑膜炎在幼儿和老年人常见,其中幼儿的脑膜感染多来自中耳炎,而在老人则常为大叶性肺炎的一种并发症。

3急性脑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1.全身症状:急性脑膜炎一旦发生,患者通常表现为突然的爆发性的起病,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多为高热,畏寒打寒战,出现意识障碍,患者头痛明显、昏睡甚至昏迷,定向力发生障碍。如果脑组织受到损伤,还会引起患者癫痫的发作。

  2.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是急性脑膜炎的典型体征。因为脑膜受到感染发生炎症后,患者会出现各种脑膜刺激征,比如说颈项的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等临床上的常见脑膜刺激征。但是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或者是陷入深度的昏迷,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可以不被引出。

  3.急性脑膜炎急性起病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后,在病程的后期患者的体温还是可以持续的升高发热。因为脑膜炎的发生,脑组织屏障受损,脑组织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受到损害。患者的反应不会像正常情况时那么敏感,反应迟钝,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意识也会不清楚,甚至出现昏迷。

  4.急性脑膜炎的炎症渗出可以使颅内压升高,患者可以出现头痛、喷射状呕吐以及视乳头的水肿,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脑疝的发生。而婴儿及患儿因为颅缝还未完全长合,随着颅内压的升高,头颅会增大、囟门也会膨起。

  5.急性脑膜炎可引起脑组织一系列的后续损伤。脑组织功能发生障碍的话,具体表现为受损脑组织的相应功能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比如一些脑组织受损的患者可能回出现偏瘫、失语的症状。

  6.急性脑膜炎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可能发病。这种疾病发病之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的头痛。有一些病人发病之后全身都会抽搐。还有一些病人发病之后会呕吐不止甚至意识发生障碍,有些病人可能会有颈部强者的表现。

  7.急性脑膜炎这种疾病在发病之前患者多会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特别是一些新生儿或者是儿童发病之前常伴有呼吸道感染。在发病之后的很短,时间内患者就可能产生高热的现象。有的病人发病后会变得脾气暴躁特别容易喜欢睡觉。

  8.这种疾病进一步发展之后患者可能会全身抽搐。有的病人甚至连呼吸都会暂时停止。有一些新生儿可能是因为早产儿导致了急性脑膜炎。另外肺炎球菌或者是一些流感病毒可能引起急性脑膜炎,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4急性脑膜炎的预防

  1、在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2、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每日600 mg,连服5日,1~12岁儿童每日剂量为10 mg/kg。

  3、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

  如果宝宝不小心患上了急性脑膜炎,我们还需要懂得一些护理知识,以预防脑膜炎病情的恶化。

  ①心理护理很关键。对于脑炎恢复期的患儿,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协助患儿继续进行主动锻炼,更好康复。

  ②让昏迷的患儿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随时让分泌物排出;每两小时帮患儿翻身1次,妈咪可以轻拍患儿的背部以帮助痰顺利排出。

  ③脑炎发病时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上升、有寒战时要注意保暖;用退热药时要充分给患儿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帮患儿更换掉汗湿的衣服。

  ④对卧床的患儿,要注意避免发生褥疮,所以妈咪要帮患儿多翻身,并且使用防褥疮气垫;若已经发生褥疮,症状轻微可用灯烤,方法为,用一只60瓦灯泡,放在离褥疮3-4厘米处,每次烤15分钟,每天2次,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5什么是急性脑膜炎

  急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从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均可受感染,而以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流脑主要发生在冬未春初,尤其是2~4月份。原因是此期气候多变,日夜的气温变化相差很大,人们的鼻咽部抵抗力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加上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病菌借咳嗽飞沫传播,更增加传染机会。病菌进入人体后,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与病菌斗争的谁胜水负。如果人体健康,有免疫力,则不发病。如体弱免疫力不足,病菌在人体的进程为开始停留在鼻咽部,继而进入血液,以后到达脑膜。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waike/shenjingwaike/2024-03-10/65201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