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热的症状有哪些呢

胆热的症状有哪些呢

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疾病困扰着我们,有很多人气色看上去特别差,而且皮肤颜色有一些发黄,在小便的时候也特别的黄,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胆热所导致的,那么想要得到更准确的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下胆热的症状有哪些 。

目录

1胆热的施治要点

  1.本证为少阳胆经热甚之证,热郁少阳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必以清胆之剂泄其热而利其枢机。

  2.胆病影响脾胃,化生湿热痰浊,少阳相火衰煺易见呕逆吞酸等症;湿热留连易发黄疸,必辅以或加强辛开苦降芳化利湿煺黄之品。

  3.因胆热常可横逆于胃而形成胆胃不和之证,故治疗时,一则要注意胆胃并治提高疗效,二则要时时注意维护胃气,切勿过用苦寒,以免伤胃。

  4.本证当与小柴胡汤证相鉴别,同为和解之剂,小柴胡和解少阳,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本证乃寒热如疟,口苦膈闷,治以清胆利湿。虽同配伍黄芩,但本证特取善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之青蒿,功在清芬透络。同时也应与饮停胁下的旋复花汤证区别。

2胆热的症状有哪些呢

  胆热的症状有哪些

  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液,舌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治疗

  治则:清热泻胆,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1.内服药

  (1)主方蒿芩清胆汤加味。

  (2)方药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大黄,本方适用于少阳热重兼痰湿之证。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l剂。呕吐酸水者,加服左金丸;肢体痠痛者,加桑枝、薏苡仁、丝瓜络;湿热发黄,热重湿轻者,去陈皮、半夏,加茵陈;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佛手。

  2.外敷药

  (1)竹茹、生姜适量,绞汁,棉浸擦胸口,用于呕酸苦水。

  (2)青皮为末,醋炒敷胁下,用于胸胁胀痛。

  (3)南星捣烂,置杯内,扣脐上,起泡挑去泄水,用于黄疸。

  3.灌肠疗法

  (1)生大黄,煎煮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2)生大黄、青蒿、黄芩、陈皮,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胆热的症状有很多种,首先一般会引起黄疸,嘴苦,小便黄而短,并且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有时候还没有食欲,这些都是胆热的症状,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胆热在每个人身上所起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一旦怀疑自己患有胆热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并且及时的进行治疗和调整,另外我们饮食上也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快的恢复。

3胆热的中医治疗

  治则:清热泻胆,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1.内服药

  (1)主方蒿芩清胆汤加味。

  (2)方药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大黄,本方适用于少阳热重兼痰湿之证。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l剂。呕吐酸水者,加服左金丸;肢体痠痛者,加桑枝、薏苡仁、丝瓜络;湿热发黄,热重湿轻者,去陈皮、半夏,加茵陈;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佛手。

  2.外敷药

  (1)竹茹、生姜适量,绞汁,棉浸擦胸口,用于呕酸苦水。

  (2)青皮为末,醋炒敷胁下,用于胸胁胀痛。

  (3)南星捣烂,置杯内,扣脐上,起泡挑去泄水,用于黄疸。

  3.灌肠疗法

  (1)生大黄,煎煮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2)生大黄、青蒿、黄芩、陈皮,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中医治疗

4胆热食疗方

  ⑴橘皮3克、粳米1小撮,水煎,姜汁冲服,治疗呕吐。

  ⑵蕹菜250克,洗净,切碎,荸荠10个洗净,去皮,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出锅前可加冰糖适量,1日分次食用,吃菜和荸荠,喝汤。适于口苦胸闷等症。

  ⑶白萝卜1个、生姜10克,捣碎挤汁,加红糖开水冲服,适于呕吐甚者。

  ⑷土豆100克、生姜10克,分别洗净,切碎,橘子1个去皮核,共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食前服饮1汤匙,适于口苦胸满,呕恶,食欲不振者。

  ⑸玉米须33克,蒲公英、茵陈蒿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黄疸者。

5胆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⒈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⒉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例如香肠,腊肉,腌菜.

  ⒊不吃海鲜:这些食物俗称“发物”.

  ⒋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例如水果,冰淇淋,烧烤,火锅等.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waike/miniaowaike/2023-12-04/64075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