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swi检查是什么意思

磁共振SWI又称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形成影像的一种成像技术。用于敏感的组织检查,一方面可以缩短T2,另一方面可以导致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相位不同产生对比。磁共振SWI可以通过对不同组织的敏感性不同,进行诊断。SWI成像也可以通过低信号来对疾病进行正确评估及诊断。磁共振SWI临床应用于显示静脉血管畸形、微出血钙化和铁沉积等敏感的疾病,常常应用于闭合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轴索损伤、颅内脑血管畸形、海绵状动脉瘤、颅内微出血灶、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这些疾病的检查,尤其可以对微出血和钙化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现象。其意义上较广,包含核磁共振( NMR)、电子顺磁共振(EPR)或称电子自旋共振(ESR)。

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zhongliuke/fangliaoke/2023-03-13/57972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