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答案(1)
这是种化疗药物,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可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胆囊癌的化疗。氟尿嘧啶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杀伤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生长速度快的细胞。副作用的话有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降低,引起感染。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常见,还有脱发,过敏反应等。
优质答案(2)
指导意见:你好!化疗时病人食欲不振,营养状况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合理饮食有助于维持营养平衡,以少量多餐为主,多饮清水,冰凉饮料, 可缓解胃部不适,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甜,油炸,高脂饮食.建议同时应用中药以减轻化疗副作用.
优质答案(3)
(一)治疗肛管癌治疗必须根据其病理类型生长部位侵犯的范围癌细胞的分化和恶性程度有无淋巴转移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且更着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联合应用以肛管鳞状细胞癌为主论述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1974年以前一般认为肛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腹会阴联合肛管直肠切除术(Miles术)并认为手术是惟一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肛管癌局部侵袭以及3个方向的淋巴转移所以手术范围比直肠癌更甚要求会阴切除应包括肛门周围广泛的皮肤(不少于3cm)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直肠窝的脂肪组织肛提肌以及盆底腹膜下所有淋巴引流区域女性患者常需切除阴道后壁由于切除范围广泛会阴部切口常需开放处理难以Ⅰ期缝合扩大的Miles术包括扩大的腹盆腔淋巴结清扫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盆腔脏器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并未显示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反之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Beck汇总1960~1988年19组资料1129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治疗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50%手术死亡率为5.9%局部复发率为28%远处复发率27%近年来放疗化疗对肛管癌治疗的效果获得肯定扩大的Miles术不再被作为首选治疗方式特别是早期肛管癌手术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施行但T3T4期肛管癌仍应以Miles术为主术前或术后加以放化疗(2)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肛管癌向下方的淋巴转移第一站到达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为8.2%~40.5%初诊时有1/3~1/2患者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肛管癌Miles术后1~2年内相当多患者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因此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被视为肛管癌手术治疗不可缺少的方面近年认识已趋一致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Miles术后随访中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亦可获得满意效果所以强调肛管癌根治术后定期密切复查和随访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1次1~2年内每2个月复查1次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应及时作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若初诊时临床已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未肯定癌转移Miles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是十分需要的若抗感染治疗淋巴结消失则不必考虑即时作淋巴结清除应予密切随诊;若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无缩小应考虑为淋巴结转移Miles术开始前作淋巴结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也待Miles术后3~6周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这种分期手术可以避免对病者一次性创伤过大还可以减少因腹股沟切口接近结肠造口而引起腹股沟皮瓣坏死感染的危险性此外也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腹股沟行预防性或姑息性放射治疗至于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范围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包括腹股沟浅深淋巴结以及髂外淋巴结甚至清除至髂总淋巴结在清扫过程中常取股管处淋巴结(Cloquet淋巴结)作冰冻切片检查以决定是否进一步作髂淋巴结清除由于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常发生淋巴瘘皮瓣坏死下肢感染水肿会阴部肿胀甚至出现下肢外生殖器象皮肿以及腹股沟恶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腹股沟淋巴清除术的选择施行的时机以及清除范围都应有周详的考虑(3)局部切除术:局部切除术可以是根治性的也可以是姑息性的根治性局部切除是用于原发瘤≤2cm位置表浅未向深部侵袭无任何转移迹象病理证实细胞分化良好的Ⅰ期鳞状细胞癌切除范围至少应切除边缘外2.5cm的皮肤和部分肌肉保留括约肌功能这种局部切除可获得治愈性效果据1964~1985年七项资料汇总138例T1患者局部切除5年生存率71%局部复发28%远处复发28%姑息性局部切除是用于全身情况不能耐受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病人以及放化疗后有残留病灶者有时也用于局部复发的病人姑息性局部切除术目的以切除肉眼所见的病灶为主术后常需加用放化疗2.放疗和化疗肛管鳞癌的放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设备投照技术等原因并发症严重故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70年代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观念的改变和放疗设备以及投照技术的提高使得放射治疗再度受到重视并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的首选地位Papilion是放疗的倡导者总结早期肛管癌不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75%~80%有学者主张加用化疗可以增敏减少放疗剂量且有全身治疗作用消灭微小病灶Nigro等(1974)报告放疗加化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放疗后再切除的标本中没有残留癌细胞证实了肛管癌对放射治疗有较高敏感性后来他又2次统计1971~1983年间接受放疗的104例肛管癌患者62例放疗后再活检仅1例有残留癌细胞;24例治疗后接受手术其中22例未发现癌细胞残留这些结果为放射治疗作为肛管癌首选治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据报道全世界已有近300例治疗经验化疗用氟尿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同时用高能量射线照射肛管会阴以及盆腔甚至包括腹股沟区副作用主要是放射性皮炎黏膜炎腹泻骨髓抑制膀胱炎等放射治疗总计的5年生存率约为55%T1和T2患者为75%T3T4患者为40%~70%局部复发率从25%降至8%有50%~80%的放疗后复发患者仍可通过手术而获得满意效果目前使用较多的2个方案:
优质答案(4)
发病原因 1.急性肠疾病 ①急性肠感染;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阿米巴性,血吸虫性等; ②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沙门菌,嗜盐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 2.急性中毒 ①植物性:如毒蕈,桐油; ②动物性:如河豚,鱼胆; ③化学毒物:如有机磷,砷等. 3.急性全身感染 如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流行性感冒,麻疹等. 4.其他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 ②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危象,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危象; ③药物副作用:如利血平,5-氟尿嘧啶,胍乙啶,新斯和明等. 腹泻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伴重度失水,常见于霍乱或副霍乱,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慢性尿毒症等. 2.伴发热,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局限性肠炎,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病,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等. 3.伴里急后重,可见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急性发作,直肠癌等. 4.伴明显体重减轻,可见于消化系癌,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5.伴皮疹,可见于败血症,伤寒与副伤寒,麻疹,变态反应性肠病,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 6.伴关节痛或关节肿痛,可见于慢性非特异溃疡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结缔组织病,肠结核,Whipple病等. 7.伴腹部包块,可见于肠恶性肿瘤,增殖性肠结核,血吸虫性肉芽肿等.家庭应急处理 1.休息,若伴有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其余应给予流质并补充水份,以服开水,汤类为宜. 2.轻微腹泻者,可服家中备用的黄连素0.5g,1日3次;痢特灵0.1g,1日3次;吡哌酸0.5g,1日3次或氟哌酸0.2~0.4g,1日3次. 3.伴有脓血便或米泔样大便者,应将患者用过的餐具,衣物等煮沸消毒,排泻物需进行处理(可用石灰). 4.腹泻若伴有呕吐或腹泻严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iyaozixun/2023-07-26/61387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