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湿气重怎么办

方法(1)

体内湿气重,可通过穴位拔罐来辅助排出湿气,常用来拔罐的穴位是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曲池穴、涌泉穴等等。

1.足三里穴,此穴位具有健脾益气、行气除胀、降逆止咳的功效,此位置拔罐对平时身体湿气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此外也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急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2.三阴交穴,可以起到祛除风湿、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

3.涌泉穴,在此穴位拔罐起到疏通经络、化瘀的功效。除了拔罐,也可以用推拿的方式来去除体内的湿气。

4.血海穴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也可用于治疗湿疹、风疹等的功效。血海对于除湿有一定的功效。

5.曲池具有清热祛风,调和营血,降逆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风疹、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热病等。故对排湿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拔罐等临床治疗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不要自行操作,以免造成不适。

方法(2)

湿气重的人,在丰隆、脾俞、足三里、胃俞、阴陵泉、中脘等穴位进行拔罐可健脾祛湿,常用拔罐方法有留罐法、闪罐法等。

留罐法即为使患者选取适宜体位,定好穴位后,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于相应穴位上,留罐10~15min取下。闪罐法为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罐中,转动1~2周,取出棉球,随即将罐放置于穴位处,反复数次施治。

丰隆穴为化痰祛湿要穴,属胃经络穴,此穴进行拔罐有除湿祛痰的治疗作用。脾俞、胃俞均为背俞穴,可健脾祛湿、和胃化痰。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亦可行气利湿、温运中焦。在足三里穴、中脘穴拔罐可有健脾祛湿之效。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进行,以免发生机体损伤。

方法(3)

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拔罐来祛除体内寒湿之气,常用火罐治疗,可以选择双侧脾俞、三焦俞、关元俞等膀胱经穴位。

1.脾俞: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两穴,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拔火罐对于脾虚湿盛有一定缓解作用。

2.三焦俞:位于背部,有两穴,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通利水道的作用,拔火罐对于水湿内停(水湿停留在体内)有一定缓解作用。

3.关元俞:位于背部,有两穴,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温阳利水(增补体内阳气,促进水液循环)的作用,对于阳虚水泛(阳气亏虚引起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有一定缓解作用。

在上述穴位拔火罐对于湿气重者有一定疗效,疗效因人而异,注意拔罐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局部有破损者慎用此方法,切勿自行操作,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患者若出现湿气过重的相关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方法(4)

拔火罐呈乌色是属于湿气重引起的。 经常颈椎和背部不适一般属于寒湿重导致气血阻滞,引起的原因感冒受凉以后、平素喜欢生冷,体质偏于阳虚等等,预防主要在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少吃生冷。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angsheng/2024-04-16/65939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