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炎的中药配方

方法(1)

胃炎在中医属于胃痛、反胃等疾病范畴,治疗胃炎的中药配方很多,常用的有良附丸、保和丸、黄芪建中汤、柴胡舒肝丸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

1.良附丸:主要成分为高良姜、香附,能温中散寒(以温暖脾胃的药驱散寒邪),可用于治疗胃寒引起的胃痛、反酸、脘腹(胃脘和腹部)胀痛等不适,可治疗出现类似症状的胃炎。

2.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消食导滞(促进食物消化),可治疗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引发胃脘部胀满、口中有酸腐气味、食欲下降等病证的胃炎。

3.黄芪建中汤:主要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饴糖等药物组成,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功效,能治疗胃炎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等症状。

4.柴胡舒肝丸:由柴胡、芍药、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组成,能疏肝理气,消胀止痛,可用于肝气不舒引发腹胀、腹痛、情绪烦躁,出现类似症状的胃炎也可应用其治疗。

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规律饮食,以免病情加重。

方法(2)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在辨证的条件下使用适宜的中药处方。

1.急性胃炎:急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称为“胃脘痛”,以呕吐内容物为主者可称为呕吐,出现呕血或便血者,可称之呕血或便血。

外邪客胃证可用藿香正气散进行疏邪解表,理气和中(调理脾胃之气,使脾胃功能顺畅);饮食伤胃症可用保和丸消食导滞(促进食物消化),和胃止痛;

湿热中阻(湿邪和热邪聚集形成瘀堵)证可用三仁汤;胃火炽盛证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肝气犯胃证可用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弱证可用七味白术散。另外可随症加减。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肝胃不和证可用中药处方柴胡疏肝散;脾胃湿热证可用半夏泻心汤;脾胃虚弱证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胃阴不足(胃中阴液不足)证可用一贯煎;胃络瘀阻证可用血府逐瘀汤。

胃炎患者可选择中医药进行治疗,但是必须在中医辨证的基础条件下用药,不得滥用中药。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yangsheng/2024-02-23/64951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