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附睾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如今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男性朋友们的身体健康也应该及时的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生殖系统方面的健康。附睾炎就是属于男性生殖系统中疾病的一种,该病大多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所导致的,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小腹两侧有疼痛的感觉。那么附睾炎在饮食方面都有哪些禁忌呢?

目录

1这些因素可能引起附睾炎

  一、疾病: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二、感染:外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市面上传统男士内裤的设计不合理所致,大部分男士内裤的设计前面基本都是双层的,将阴茎和阴囊包裹在一起,导致阴茎和阴囊长期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成为病菌和其他微生物滋生的温床,易引发前列腺炎而导致附睾炎,常常容易忽视。

  三、手淫:另有大量调查数据显示,急性附睾炎也有可能是受外力挤压导致,有睾丸被挤破的感觉。更多的原因还是性生活过于频繁导致的,特别是青少年和未婚人士而言,手淫也有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

  四、性病:单纯的附睾功能受影响还比较容易治愈,但在附睾被感染的同时,一般都伴有其他炎症,这种情况下能否彻底治愈就很难说了。观察显示,附睾功能不正常由不洁性行为所引起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一些附睾受感染的不育男性患者大多都透露自己曾有过一夜风流或找小姐等经历。但是,包皮过长、长期不清洗等也会造成附睾感染。

2附睾炎可能会引发的六种不良后果

  1、睾丸萎缩: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生后2年内还只有轻度的组织改变,在2~5岁以后就会引起睾丸发育不全或萎缩。两侧隐睾可使90%的病人不育。

  2、恶性变:隐睾患者恶性变的危险较正常阴囊内睾丸大20~48倍;而腹腔内睾丸恶性变的危险较腹股沟睾丸大5倍。睾丸先天性缺陷以及睾丸处于不正常的位置、周围温度较高是隐睾发生恶性变的原因。

  3、易外伤:睾丸位于阴囊内,活动度较大,外伤的机会较小。位于腹股沟的睾丸,当腹肌收缩时腹股沟管也收缩,其中的睾丸即受到挤压。腹腔内睾丸也经常受腹压改变的挤压。

  4、睾丸扭转:隐睾之睾丸可能有睾丸引带、提睾肌附着异常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易于发生睾丸扭转。

  5、其他:隐睾患者大约65%有疝气。

  6、空虚的阴囊可引起自卑感、精神苦闷、性情孤僻。

3​附睾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适宜饮食:

  1、多吃含纤维比较多的蔬菜和水果,像青菜、芹菜、香蕉、甘薯等,这些水果和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的话,会加重附睾炎的疼痛,也不利于附睾炎的治愈。

  2、还可以多吃些豆类食物,像赤小豆或绿豆汤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常喝有利于这个疾病的康复。

  3、平时还可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增加抵抗力,减轻炎症。

  禁忌饮食事项:

  1、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这些食物会加重炎症,附睾炎就难以治愈。

  2、患附睾炎的患者不能抽烟,也不能喝酒,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抽烟或者是喝酒,患上了附睾炎,就一定 要注意要戒烟戒酒,同时像咖啡等这类兴奋性饮料也不能喝。

  3、平时也不能吃生冷食物。

  4、尽量要少吃猪蹄、鱼汤、羊肉等所谓的发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引起发炎部位分泌物增加,睾丸炎会进一步浸润扩散和加重症状。

4附睾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9/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2、超声波检查

  可将附睾与睾丸的肿胀和炎症范围显示出来。

  3、磁共振检查

  附睾炎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其T2加权象上附睾信号可与睾丸信号相同或高于后者。

5附睾炎疾病应该怎样进行预防呢

  1、合理饮食:预防附睾炎首要的任务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在日常的生活中,男性朋友要尽量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这对附睾炎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

  2、避免久坐:久坐会使男性的生殖系统处于长期充血的状态,影响生殖系统的血液循环,引起疾病。因此,男性朋友要想有效预防附睾炎,一定要尽量避免久坐。

  3、过合理的性生活:男性朋友为了更好的预防附睾炎,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过合理的性生活,既不可房事过频,也不可过度禁欲,过多和过少的性生活,都会使男性患附睾炎的几率有所增加。

  4、保持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心情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男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好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劳累,切忌压力过大,要多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肌体良好的抵抗力,预防疾病。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waike/miniaowaike/2024-05-10/66373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