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胃息肉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上皮层并向胃腔内突出的有蒂或无蒂的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通常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抑酸剂使用、慢性炎症刺激、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但目前胃息肉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胃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表现为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疼痛、胃灼热等上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较大的息肉表面常伴有糜烂或溃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粪及慢性失血性贫血。
需要注意当患者因胃息肉出现消化道出血时,要及时进行就诊治疗,切勿拖延时间。若病情不是很严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枸橼酸铋钾等药物进行治疗。若病情较为严重或有癌变的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内镜手术、单纯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等。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切勿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本文地址:http://ask.jiuyinews.cn/neike/xiaohuaneike/2023-03-07/55102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